1791年除夕,81歲的乾隆傳召愉妃侍寢。太監忙說:「皇上,愉主子已經78歲了,這恐怕?」皇上:「今晚我誰也不要,就要愉妃。」
愉妃出生于蒙古,姓海佳氏,當時正是滿蒙聯姻的時代,她被指婚給了乾隆,雖然長得年輕漂亮,但在后宮中很是低調,因此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。
乾隆登基后,她也隨著入宮,封了個小小的「常在」,看著舊時姐妹,都紛紛掌管了一宮的主位,她對此既不爭也不怨。
慢慢的,她引起了乾隆注意,相處下來乾隆對愉妃淡然性格很欣賞,并多次召她侍寢,很快愉妃被診出了喜脈,變成了海貴人。
隨著兒子永琪的出生,母憑子貴,愉妃晉封為「嬪」,成一宮主位,還給她一個「愉」字,由皇帝親自擬定的,少之又少。
升了位分,愉妃一直保持本心,沒有恃寵而驕,依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。
她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對孩子的教育身上,永琪從小就學會騎馬射箭,可謂是武技頗精,在語言上也十分有天賦,另外,永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琴棋書畫也不在話下。
1763年的一天,圓明園突發火災,當小憩的乾隆被濃煙嗆醒時,就在他以為自己要葬身火海時,居然看到永琪奮不顧身披著濕棉被沖了進來,找到乾隆背了出去。
這一刻乾隆意識到這個兒子的仁孝之心,于是,他冊封永琪為榮親王,永琪是皇子中第一個被封王的人,乾隆還準備立他為皇儲,在眾多皇子中他可謂是風光無限。
愉妃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,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長大,又看著他建府成婚,又成為了皇帝眼前最得寵的皇子,日子越過越好了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