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公主和親是歷朝歷代維護國家穩定以及緩解戰爭發展的手段。從漢朝的劉敬獻出和親政策,讓劉邦將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做闕氏,到清朝將無數公主嫁給蒙古可汗。
和親一直是一個好用且溫和的政策,輕輕松松就可以換得國家短暫的安寧。
只是這個政策卻是要讓一個公主去執行。
「玉顏自古為身累,肉食何人與國謀。」是歐陽修所寫的詩,批評的是那些吃食肉糜的當權者在國難當頭讓美麗的女子當替罪羊,成為國力衰弱的補丁。
值得一提的是,和親公主自嫁過去之后,大都沒有生下子嗣,這究竟是什麼原因?
蒙古是馬背上的民族,逐水草而居,游牧在遼闊草原上,白云藍天,氣候干燥,養殖著無數健壯的馬匹牛羊。
他們擅長騎射,以驍勇善戰的騎兵聞名,但是因為地方貧瘠,農業商業并不發達,他們除了以肉為食,就是用辣喉的酒水潤腸,別的什麼都沒有。
沒有中原推崇的儒家禮法、錦緞綢羅、珠寶首飾以及各種美味佳肴。
尤其是到了漫長寒冷的冬天,草地荒蕪,河水凍結,他們懶以生存的草原無法提供食物。
缺少吃食,蒙古人就會饑餓,沒有能量供應,全身就不會溫暖,這樣下去,冬天是過不去的。
次數多了,蒙古人就會發現搶奪是獲取資源最簡單的辦法。而且他們馬匹強健,搶完就走,游擊戰一般,清朝軍隊一去,蒙古軍都跑。
朝廷總是無可奈何,一次次騷擾,是在不斷耗損糧錢和人力。
所以,清朝就以和親來換取邊境的和平,同時每年給蒙古錢財和物資。
和親政策在清朝時達到頂峰,300多年來嫁到蒙古的公主就有500多位。
和親公主自小就錦衣玉食,吃穿不愁,盡管他們對和親不滿,卻也無可奈何,只能認命,因為這是他們生來的使命,用柔弱的身軀去架起蒙滿之間友好的橋梁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