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轟轟烈烈占據了中國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國,在東王楊秀清死了之后,便慢慢走起了下坡路,即便天王洪秀全,起用年輕有為的后輩,也沒能替代東王,帶領太平軍,把政權做大做強。
楊秀清是被韋昌輝連夜帶人沖進東王府殺死的。那麼問題來了,楊秀清手握重兵,且東王府戒備森嚴,豈是人說闖就闖的,韋昌輝怎麼那麼容易就把他給殺了呢?
多年后,有人在英國發現了20封圣旨,揭開了楊秀清之死的謎團。
東王楊秀清,在天平天國定都南京后,內心逐漸膨脹,認為天下都是他打來的,不想再繼續屈居洪秀全之下。
于是他假借天父上身的迷信行為,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。
這一舉動,很明顯是在挑釁洪秀全在太平天國的地位,要與他平起平坐。楊秀清本來就是太平天國,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了,封他為萬歲,洪秀全將如何自處呢?
為了保護自己的天王之位,洪秀全秘密召在外的韋昌輝回天京,商議如何對付楊秀清。
楊秀清平時在太平天國耀武揚威,不把其他王放在眼里,韋昌輝被楊秀清踩在腳下,早已怨言頗深,只在面上假意迎合奉承楊秀清。
這次,洪秀全給了一個讓他報仇的機會,他怎能錯失?為避免夜長夢多,韋昌輝帶人趁著夜色,破了東王府殺死了楊秀清。
事后,洪秀全表示震驚,稱他從未下旨命令韋昌輝殺東王,這一切都是韋昌輝的個人行為,與他無關。
為了公平起見,洪秀全親自下令處死韋昌輝,可東王以及他手下的兩萬多人,也回不來了。
1983年,我國著名學者王慶成博士,在訪問英國時,意外在倫敦圖書館的藏書中,發現了一批來自我國太平天國時期的圣旨。
作為專業研究晚清史和太平天國史的社科院研究員,王慶成一眼就認出,這圣旨不簡單。
仔細翻閱下,王慶成發現眼前的圣旨,并不是出于天王洪秀全之手,而是東王楊秀清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