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高蓋主,是中國古代封建年間,君王和將領之間最深刻的矛盾之一。
這種矛盾最不講道理的地方就在于,永遠會有人對過高的功勞,表示懷疑。要麼皇帝、要麼臣子,總是會質疑立了大功的人,為什麼會取得如此巨大的功勞?看起來不合邏輯,實際卻非常現實。
清朝年間便有一位將軍得勝歸來后,被皇帝賞賜一杯毒酒。好在皇帝、臣子相互信任,臣子也大笑一聲后將其一飲而盡,獨留一眾小人面面相覷。
章佳·阿桂畫像
時間回到清乾隆十三年,
之后,川陜總督張廣泗被逮捕處死,阿桂也因「勾結張廣泗,貽誤戰機」等罪名,被下放到刑部監獄之中接受審訊。
好在乾隆皇帝念在章佳·阿克敦(清朝大學士,康乾雍三朝元老)年事已高,且只有阿桂這一個兒子,便格外開恩,將阿桂釋放回家。
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面,阿桂一直表現得十分老實。乾隆念及其滿洲貴族子弟的身份,以及其父阿克敦為清朝做出的貢獻,再次任用阿桂。
此后,雖然阿桂一直謹小慎微的工作,但因為此前川陜總督張廣泗貽誤戰機一案,和阿桂有了間隙的官員們,卻不愿意與阿桂和解。
尤其是阿桂父親阿克敦的政敵,也在幕后推波助瀾,想要徹底將阿桂一家排擠出清朝朝堂。好在阿桂始終兢兢業業的工作,不給對方任何機會。
五年后,阿桂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,再次回歸乾隆皇帝的視野中。對于阿桂的表現,乾隆自然看在眼里。可朝堂之中的一些聲音,卻也讓乾隆十分頭疼。
在乾隆眼中,手下臣子最有意思的地方,便是分明想要借助皇權除掉政敵,偏偏嘴上說的都是為了皇上著想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