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非要給古代的皇帝排一個榜單,清朝的道光皇帝肯定能夠奪得「最節儉皇帝」的頭銜。在古代的數百位皇帝中,道光皇帝也絕對算得上是其中最吝嗇的皇帝。他不光是對自己吝嗇,對待屬下大臣也是非常摳門,就連他自己所穿的龍袍上,也常年是補丁摞著補丁。
古代的皇帝向來都自詡富有四海,為何道光皇帝卻落魄如此?說起來,都是因為一個「窮」字。自從嘉慶皇帝之后,清朝的國庫一年比一年空虛,皇帝也是一年比一年難當。道光皇帝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,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。
在普通人眼中,六百萬兩白銀是一個天文數字。但是對于整個清朝來說,這麼一點銀子可以說杯水車薪,連朝廷每年的正常支出都無法維系。所以,在道光皇帝去世之后,繼位的咸豐皇帝雖然頗有中興之君的氣概,但是仍然要為銀子的事情發愁。而且咸豐皇帝命運不濟,江南富庶之地多被太平天國占據,使得咸豐年間稅銀收入大幅降低。
一方面是稅銀收入大幅降低,另一方面是鎮壓太平天國所需的軍費連年攀升,在這種只出不進的情況下,到咸豐十年時,清朝國庫僅余白銀一百六十萬兩。而且,就這還僅僅只是賬面上的數字,在經過盤點之后,庫中實際存銀只有十萬余兩。所以咸豐皇帝也就成了清朝歷代皇帝的分水嶺,至此之后清朝全面陷入衰弱的境地。
從康乾盛世至咸豐年間,不過僅僅過去了數十年時間,清朝為何衰落得如此迅速?說起來,這和乾隆皇帝脫不開關系,大清朝就是被他給敗光的。乾隆皇帝的閉關鎖國,對清朝融入世界體系產生了重要阻礙作用,這是清朝衰弱的根源所在。而且,乾隆皇帝在位期間,六千萬兩白銀竟然被他在二十年間內揮霍一空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