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35年,雍正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,在駕崩前,他把兒子弘歷,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叫到身邊,提出了一個讓后者都摸不著頭腦的話:「朕之子孫,將來亦不得以其詆毀朕躬而追求殺戮。」
這句話簡單來說,就是雍正希望自己的子孫,都不能因此人曾詆毀過他,就殺了他。那麼,雍正為何會專門提出此人,要求兒子乾隆不能殺他呢?這里就不得不提到「九子奪嫡」的影響。
康熙晚年,由于太子胤礽兩度被廢,以至于其他阿哥紛紛覬覦皇位,于是爆發了「九子奪嫡」,最終以四阿哥胤禛勝出,繼承大統,是為雍正。
然而,雍正登基之初,根基不穩,朝堂上政敵八阿哥、九阿哥的勢力依舊不可小覷,這些政敵還在大肆散布自己是「篡位」,這讓雍正十分惱恨,最終雖然清洗了「八爺黨」,但是影響較壞,這就造成了三人成虎,民間也是有很多認為雍正得位不正。
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,遠在湖南的文人曾靜,認為清朝的末日就到了,于是他打算謀劃一番推翻清朝。而之所以他敢有如此的想法,主要受到前明舊臣呂留良反清復明思想的影響。
于是曾靜就讓徒弟張熙找當時手握重兵的陜甘總督岳鐘琪。因為在曾靜看來,岳鐘琪是岳飛的后人,而清朝跟北宋時期的金朝一樣,都是滿人,他認為憑借這條就能說服。
只是沒想到,岳鐘琪聽聞計劃后,直接把曾靜和張熙抓起來,送到京城告訴雍正事情的原委。沒想到雍正并沒有處理他們,并且說他們兩人只是受到蠱惑。但蠱惑之人要嚴加處罰,由于此時呂留良已死,于是雍正下令開棺戮尸,呂留良的兒子、族人全部誅殺,孫子輩則發配寧古塔。
其實,雍正之所以不殺曾靜,并不是大度,而是有自己的考慮,因為此時民間都在流傳這個皇位是篡位的。
于是,他把自己提審曾靜時的反駁之詞全部整理寫下來,并出書《大義覺迷錄》,還讓曾靜到全國各地宣講,這本書最主要就是為了證明雍正繼位的合法性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