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之事君也,使無難易,無所憚也;事無勞逸,無所避也。」——武則天
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,她在位期間做出了不少政績,為後來唐朝的開元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。
不過很多人也存在這樣一個疑問,武則天在死前留下了一道遺詔,要把江山還給李家,她究竟是出于什麼樣的考慮,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呢?
這里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武則天稱帝之后都干了些什麼。公元690年,武則天登基為帝,改唐為周,改元天授,然后定都洛陽,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女皇生涯。ADVERTISEMENT
公元692年,在武則天的授意下,試官制度正式拉開帷幕。同年9月,武則天派兵出征西北,并于次月順利收復龜茲、疏勒、于闐、碎葉等安西四鎮。
公元693年,吐蕃以及突厥等游牧民族開始入侵武周,武則天命多名將領兵分數路御敵,經過數年的作戰之后,敵軍被盡數平滅。
而在將士們征戰的過程中,武則天也在國內不斷獎勵農桑,改革吏治,做出了不少成績。等到了698年的時候,武則天為立誰為太子犯了難。
彼時宰相狄仁杰生正好在御書房,他對武則天說:相比于侄子來說,自然是兒子更加親近一些,再說歷史上可沒有將姑姑供奉在太廟之中的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武則天決定立李姓后人為儲君。彼時除了一眾大臣以外,就連李旦也上書請求「遜位于李顯」。
最終意識到「李唐才是眾望所歸」的武則天立了李顯為太子。立完太子之后,志得意滿的武則天還是享受自己的皇帝生活。
等到公元705年的時候,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,要求武則天退位。武則天宣布退位之后,中宗李顯恢復唐朝,而武則天的皇帝生涯至此宣告結束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