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女皇武則天,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的女性皇帝。在她的治理下,唐朝繁華昌盛,萬國來朝。
有次,武則天與眾臣飲酒作樂,醉酒后,她為一小國改了名字,此名還沿用至今。而且這個國家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的發達國家之一。
而這個被武則天改名的國家就是日本,從此前日本出土的漢倭奴國王金印中就可以看出,日本自漢朝時期就已被稱為倭國。
而在東漢到隋朝,倭國都曾入朝上貢,屬于當時中國的附屬國。
隨著倭國國力的逐漸強大,倭國對于中國的態度也開始有了轉變,關于這一點從倭國與隋朝的外交來往中就有體現。
倭國在隋朝時期,就曾提出想要修改國名的想法,因為中國古代人民將倭國附近流竄的海盜,都稱為「倭寇」,而且「倭」字與「矮」字相似,有矮小的意思。
因此倭國認為,此名就像中華民族,稱四周的少數民族國家為「蠻夷」一樣,帶有貶低之意。
他們認為倭國是在東邊最遠處,是距離日出最近的地方,因此想要改名為「日出之國」,就是後來我們後來所稱的「日本」。
在《古今圖書集成》中有記載,在唐高宗執政時期,倭國一直想要修改國名為日本,特意派遣了使者前來。但唐高宗未曾承認倭國,更改國名為「日本」。
這一點在專門記載中日交流的書籍《善鄰國寶記》中有所證明,書中寫到,唐朝使者郭務悰,在出使倭國所攜帶的唐朝國書中,寫的是「大唐皇帝敬問倭王云云。」
國書中稱「倭王」就可看出,大唐仍然沒有承認倭國修改日本作為國號。
唐朝一直不愿承認倭國更改帶有恥辱性的國號,其實和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戰爭——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