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古人的思想觀念都比較保守,在服裝方面亦是如此。事實上,古人夏天在服裝上的「開放」程度,足以讓現代人大開眼界。大家都知道,中國古代的服裝是不斷發展演變的,最早之前,古人的褲子并沒有襠,只有褲管,被稱為「脛衣」。而這種所謂的脛衣就是開襠褲。因此,古代流行跪坐的方式,不像我們現在習慣坐在椅子上。
素紗襌衣
而除了脛衣之外,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還出土過一件文物,那就是「素紗襌衣」。這件素紗襌衣由精繅的蠶絲織造,以單經單緯絲交織的方孔平紋而成,通身重量僅有49克,可以說是輕若煙霧,薄如蟬翼,穿在身上涼爽無比。ADVERTISEMENT
北齊校書圖
到了唐朝時,社會風氣開放,很多女子甚至可以騎馬、打馬球,像男人一樣出入酒肆。所以在著裝上,唐朝女子也比較大膽,出現了「半袖」和「袒胸」。大詩人李白也在《夏日山中》寫道:「懶搖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」在北齊名畫《北齊校書圖》中,參與校書的一群男子,更是穿著吊帶裙,披著薄紗在討論工作。ADVERTISEMENT
穿薄紗的女子
其次,使用冰塊降暑,用「竹夫人」散熱
在很多人看來,冰箱是現代文明的產物。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,中國古人就發明了「冰鑒(hàn)」,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。冰鑒分內外兩層,外層放冰,內層冰鎮蔬果。所以在古代社會,人們也能在夏天喝上冷飲,吃上冰鎮西瓜。而冰塊則由古人在冬天開采,放在冰窖中保存,夏天拿出使用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