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最大的財富巨頭之一胡雪巖和盛宣懷,在晚清至民國時期享有盛名。然而,這兩位巨富的財富積累之路卻截然不同。胡雪巖白手起家,一路辛苦打拼,而盛宣懷卻憑借計謀迅速發展起了財富帝國。
盛宣懷是一位清末的官員、商人和洋務運動代表人物,他被尊稱為「中國實業之父」、「中國商父」、「中國高等教育之父」。盛宣懷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李鴻章的支持,迅速成為中國最大的官辦商人。
在1891年迎娶第二任夫人莊德華的時候,盛宣懷已經成為一方道台,并擔任著輪船招商局、中國電報局、大冶鐵礦等政府企業的督辦,實業蒸蒸日上。
盛公館遍布中國各地,除了上海外,還有北京、蘇州、天津、武漢、常州等地都有盛宣懷的府邸。每個府邸都絲毫不亞于當時的皇親國戚的府邸。在龐大的盛公館中,除了盛家和莊家的人,還有277個傭人,每個孩子都有一個保姆,每個太太、少奶奶都有自己的一班隨從。
莊夫人不僅照顧家里的大小事,還經常做善事。除了夏天給窮人準備涼茶,冬天給窮人準備棉衣,每逢過年,她還會在家后面的藥房向窮人散錢,長年向窮人施藥。
然而,龐大的家族和莊園不僅難以打理,還會招來各方紛爭。盛家曾兩次被迫向朝廷捐款,民國三年時,盛家還被迫捐款50余萬兩白銀。1927年,江蘇省政府下令將盛家愚齋義莊財產的四成上繳國庫,充作軍需。即使多次被迫捐款,盛家的財大氣粗絲毫未受影響,直至最后沒落時,盛家仍然擁有1000萬兩白銀的家底。
在上世紀30年代,盛家走向衰落,解放后,盛家子孫漸漸沒落。在2009年的采訪中,盛家后人盛四小姐的長孫邵祖丞透露,盛家后人不僅完全失去了昔日豪門的光景,甚至過得相當清貧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