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雖是「黃金籠中生」,但卻過著「一蓑煙云任平生」的日子,縱使一生光環滿貫,她也依舊是原來那個她,從不高調于世,也從不屈服命運。看待戰火紛亂,面對生離死別,對待榮譽嘉獎,她一一泰然處之。
她便是世界著名華人華僑領袖及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——陳香梅。30多年來,從肯尼迪到克林頓,先后有8位美國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。與此同時,她也是中國的傳奇女兒。
然而,每當有人提及起陳香梅時,總會談到陳納德,那位「飛虎隊」將軍。可以說,陳香梅的人生故事,繞不開「陳納德」這個人。
圖 | 年輕時的陳香梅
1925年6月23日,陳香梅出生在北平的一個書香世家。她的祖父陳慶云少年得志,而立之年便做了中國招商局局長;外祖父廖鳳舒則是革命家廖仲愷的胞兄,身為外交官,他精明能干,曾出任過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。
有志之士,多為同道中人,這不,廖鳳舒和陳慶云便是莫逆之交。為延續其友誼,兩家聯姻,結為秦晉之好。用21世紀的語言來說,陳香梅父母的婚姻可以說是強強聯合,她父親陳應榮是英國牛津大學法學博士,也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;母親廖香詞則自幼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,精通琴棋書畫的同時,又會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和西班牙語等多國語言。
生在這樣一個家庭,陳香梅小小年紀便顯露出了特別之處,她聰穎,能干,精明,且懂事。
1937年,「七七事變」爆發,陳香梅一家人為了生存不得不逃離北平,前往香港。可惜,在這動亂之時,陳香梅的父親正在美國工作,而她的母親則不幸患上了癌癥。由于沒有足夠的錢,陳香梅的母親早早就病逝了,留下她一個人養活家里4個妹妹。
這個時候的陳香梅,才12歲。
1941年,香港淪陷,陳香梅不得不帶著家人四處逃難,16歲的她已然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。好在,父親陳應榮終于找到了她們,并打算帶她們去美國生活。然而,陳香梅卻拒絕了,她說: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