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被郭沫若騙了,南京挖出一塊墓碑,確定《蘭亭序》的真實性

ADVERTISEMENT

永和九年,于「蘭亭集會」大醉的王羲之,回想朝堂的風云涌動,感嘆萬事的輪轉無常,在「心筆合一」的狀態下,寫出一卷「千古名作」《蘭亭序》,以飄逸溫雅、靈動暢然的風韻,讓書法從拙樸渾厚,走上優美生動的藝術之路。

同時,這種精深玄妙的筆法,蕭散遒和的氣韻,擊中了世人的審美觀念,千百來一直被模仿,從未被超越,讓后世不自禁對此作產生敬畏之心,不曾對《蘭亭序》的真實性提出質疑。

ADVERTISEMENT

但1965年王興之、謝鯤的墓志出土,讓郭沫若開始探尋《蘭亭序》的真偽,在詳細研究兩件墓志,及搜查史料記載后,在《文物》雜志上發表《由王謝墓志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》,證明《蘭亭序》是假的

首先他從王興之、謝鯤墓志,及《蘭亭序》書風做對比,這兩件墓志保留了篆隸的拙樸雄厚、圓渾波磔,同當時書壇發展的時代背景貼合,而《蘭亭序》行筆婉轉秀美,暢然活潑,與同時代的書法風格相差較大

ADVERTISEMENT

這種差距就算用「創作理念不用」、「審美眼光有差異」也無法解釋,而且像「蘭亭集會」此類大型文人名流聚會,在史料中并無記載,反觀內容,還與一篇《臨河序》相近,可謂坐實了郭沫若的結論。

在近、現代受到不少人的支持,例如邱振中在《書法》中,把《喪亂帖》與之對比,發現前者筆勢含蓄,富有彈性,后者的處理不夠精美細膩,加上其他幾處的區別,讓邱振中贊同郭沫若的觀點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下一頁
穿著龍袍下葬她是誰?埋葬240年肉身長年不腐瑪瑙寶石無數,考古專家揭秘:清朝皇帝的最愛
趣闻历史
1976年她的墓葬出土,證明不是神話人物,而是真實存在的,漲知識了
趣闻历史
秦始皇真的用活人做兵馬俑?西安一尊兵馬俑裂開后,終于揭開真相
趣闻历史
老農自稱皇帝后裔,拿族譜玉璽為證,揭開失蹤300年皇帝下落
趣闻历史
河南發現千年糧倉古墓,糧倉儲備驚人,其中糧食保存千年不腐
趣闻历史
殷墟文物傳奇:慘死的士兵,獨臂的將軍和蒸鍋里的女戰俘
趣闻历史
寺廟一具高僧尸體,保存上千年未腐,專家用X光掃射得出驚人結論
趣闻历史
史上「最深情」的情侶,一吻就過去了2000年,如今已成世界級文物
趣闻历史
匈奴人到底對王昭君做了什麼?莫高窟的一副壁畫,讓人不忍直視
趣闻历史
河南發現朱元璋「真人畫像」,祖傳600年之久,專家:趕緊上交吧
趣闻历史
爺爺留給孫女一枚硬幣,孫女估價300萬,專家:少太多了
趣闻历史
陜西發現武則天孫子墓,考古隊感動落淚:史無前例的「陰間皇帝」
趣闻历史
重慶意外挖出清朝「碗墓」,出土2000多青花瓷碗,專家卻郁悶不已
趣闻历史
英國發現洪秀全親筆信,內容顛覆歷史,學者:我們冤枉楊秀清了
趣闻历史
山西出土一口金棺,為什麼12年后才打開?專家:里面的東西太重要
趣闻历史
千年木棺打開后,一條大白腿立刻露了出來,專家看后趕緊蓋棺
趣闻历史
商墓出土「人頭甗」,揭開古代烹人而食的真相?專家:這不是巧合
趣闻历史
蘇妲己之墓在河南被發掘,揭開歷史之謎,專家嘆息:千古奇冤
趣闻历史
千年古墓中出現「鯰魚」,考古隊員進入墓室,竟有意外的驚喜
趣闻历史
清官死后裹草席下葬,300多年后墳墓被打開,挖出10億珍寶​!
趣闻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