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著一段令人唏噓的故事——周瑜臨終前深知其中一人的威脅,不顧生命囑咐孫權:此人不除,東吳必危!
然而,孫權卻選擇了聽而不聞,結果卻是一系列的波瀾和大禍。這個不除之人到底是何等身份,他的存在竟然能左右整個東吳的命運?
周瑜與孫策,兩人可謂是「佳話本生共,江東自斷腕」。周瑜生于家族世襲的士族,自小就頗有抱負,渴望建功立業。幸運的是,他認識了同齡的少年孫策。兩人志趣相投,很快成了知己。
孫策天資過人,又有將相之風,當時就有「小霸王」的美譽。有了周瑜這樣的良師益友,他得到了極大的啟發和幫助,逐步嶄露頭角,在江東地區逐鹿中原,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勢力。
兩人感情甚篤,就如同親兄弟一般。周瑜總是恭恭敬敬地喊孫策一聲「孫兄」,從不敢越雷池一步。孫策也十分器重周瑜的才華與膽識,有時甚至會忘記自己的身份,與他喝酒論天說地到深夜。
一時間,孫策勢如破竹,稱霸一方。他旗下不僅有文武雙全的周瑜,還聚集了不少豪杰,如張昭、程普、韓當等。
看似衣錦還鄉的美滿局面,卻在轉瞬間化為泡影。公元200年,孫策不幸遇刺,英年早逝,終年僅26歲。此時此刻,周瑜內心無比悲痛。他親眼目睹了知音好友生命的消逝,自己也跟著一起墮入了黑暗的絕望深淵。
當得知噩耗的那一刻,周瑜只覺天旋地轉,腦海中一片空白。他頹然跪倒在地,渾身打顫,久久不能言語。
臨終前,孫策托孤于年僅17歲的孫權。這麼重要的位置,本該由周瑜來擔當,但他明白以望族自居,終究難以服眾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