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直都是《三國演義》中膾炙人口的名篇章,許多人在讀《三國演義》時,也會為這三人之間的深厚的兄弟情十分感動。
張飛作為三兄弟中的老幺,在小說中他性情魯莽,但是耿直真率,作為大哥的劉備也一直很包容他。
可是在劉備得知張飛遇害的時候,他卻只輕聲說了四個字,這四個字讓諸葛亮看清了他的真面目。
在諸多的歷史題材的小說演義中,《三國演義》之所以能夠成為四大名著之一,除了其出色的劇情以外,更令人喜愛的則是作者羅貫中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征描寫。
仁厚的劉備、奸詐的曹操、義氣的關羽……等等諸多人物皆在讀者心中留下了較深的印象,作為知名篇章桃園三結義中的關鍵人物,張飛自然也不例外。
許多人對張飛的第一印象都是魯莽,比如在劉備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之時,也是張飛頻頻因為諸葛亮的「傲慢」而主張放棄,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張飛這個角色沖動莽直的性格特點。
從而,這也讓許多讀者忽略了張飛在《三國演義》中的許多高光時刻。
要說起蜀國的能將,莫非趙云和關羽首當其沖,趙子龍七進七出,關二圣一柄青龍偃月刀無人能敵,想必他們一定是讀者心中蜀國武力的巔峰。
但是要從細節說起,張飛的武力值其實是不亞于這二位能將的。
就拿長板坡一役來講,曹操率領數萬軍隊在長板坡擊潰劉備,劉備甚至拋妻棄子才能得以逃脫,當趙云趙子龍將軍七進七出救回少主劉禪之后,張飛為了給趙子龍和劉備的人斷后,只帶了20余人攔截曹軍的追擊。
千鈞一發之際,張飛命人在林中揚起塵土,又斬斷長橋,面對數萬軍隊他一人一馬立于陣前,只見他手中長矛一橫,怒目圓瞪。
「身是張翼德也,可來共決死!」
張飛一聲怒吼,嚇得對面曹軍無人敢上前,這便為劉備爭取了逃跑的機會,而他的這個表現也讓他和關羽一起被稱為「萬人敵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