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年)七月,秦始皇駕崩于沙丘平臺。秦始皇死後,胡亥繼位,是為秦二世。長久以來,人們在稱讚秦始皇時,也將他視為暴君。這是最大的誤解,秦始皇非但不是暴君,而是公認的千古一帝。
魯迅先生曾說:「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,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,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。不錯,秦始皇燒過書,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,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。」在一些人眼中,秦始皇被視為「暴君」,最大原因就是秦朝二世而亡,而胡亥又是十足的暴君。
胡亥有多殘暴?司馬遷在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中這樣描述, 「賦斂愈重,成器無已」、「法令誅罰日益刻深。」作為秦始皇最小的兒子,胡亥靠著矯詔成為繼位後,立即露出了兇殘的一面。
當時,橫在胡亥面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兄長扶蘇,當務之急就是除掉他。在胡亥的授意下,趙高和李斯偽造了賜死扶蘇的詔書,結果扶蘇看後拔劍自刎。
隨後,胡亥在杜縣害了6個哥哥,杜縣,在今陝西鹹陽市東,這裡是秦昭王讓白起自裁的地方。選擇這個地位處置6個哥哥,用意不言自明,震懾群臣和其餘皇子。
站在帝王角度來說,誅害哥哥是為了鞏固皇位,可害姐姐就難以理解了。《史記》中提到秦始皇的子女共有34位,胡亥處置了33個。由于是兩千多年的歷史,史官記載有一定的差距,可一次考古發掘證實了胡亥確實太兇殘。
1976年10月,考古人員在秦皇陵東側上焦村調查時,發現了一處墓葬群,共有17座南北排列的墓地。考古人員隨即對其中8座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。除了一座是空墓外,其餘墓地都男女合葬墓,年齡大約在20-30歲之間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