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古墓驚現千年糧倉,糧食不腐不發芽,竟是帝王的遺留

ADVERTISEMENT

河南省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,有著豐富的文物遺存。近日,河南洛陽市的一處古墓中,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座千年糧倉,里面儲存了大量的糧食,令人驚訝的是,這些糧食竟然保存得非常完好,沒有腐爛,也沒有發芽。這座糧倉究竟是誰建造的,又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?

據考古學家介紹,這座糧倉位于洛陽市西北部的含嘉鎮,是一座規模很大的磚石結構的糧倉,長約100米,寬約50米,高約10米,共有16個儲糧倉室,每個倉室的容量約為5000立方米,可以儲存約300萬斤的糧食。

ADVERTISEMENT

這座糧倉的建造年代,經過碳十四測定,大約是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后600年之間,也就是說,這座糧倉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。

這座糧倉的主人,經過文物和史料的比對,被確定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,也就是隋煬帝。隋煬帝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,卻又暴虐無道的皇帝,他在位期間,大興土木,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工程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運河和長城。他為了修建這些工程,不惜征調大量的民工,消耗巨額的財富,導致民不聊生,百姓起義。

ADVERTISEMENT

他也為了防止百姓起義,不惜建立了許多糧倉,以備不時之需。這座含嘉糧倉,就是他下令修建的其中一座。

這座糧倉之所以能夠保存得這麼好,是因為它的設計非常科學和合理。首先,它的位置選擇在洛陽城的西北方,靠近黃河,方便水運,又遠離城市,避免被敵人發現和破壞。其次,它的結構采用了磚石和木材的混合,既堅固又防潮,又在倉室的底部和頂部設置了通風孔,保持了空氣的流通,防止了糧食的霉變。再次,它的儲糧方式也很講究,將糧食分裝在陶罐或麻袋中,再用草灰或石灰覆蓋,隔絕了空氣和水分,延緩了糧食的老化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下一頁
穿著龍袍下葬她是誰?埋葬240年肉身長年不腐瑪瑙寶石無數,考古專家揭秘:清朝皇帝的最愛
趣闻历史
1976年她的墓葬出土,證明不是神話人物,而是真實存在的,漲知識了
趣闻历史
秦始皇真的用活人做兵馬俑?西安一尊兵馬俑裂開后,終于揭開真相
趣闻历史
老農自稱皇帝后裔,拿族譜玉璽為證,揭開失蹤300年皇帝下落
趣闻历史
河南發現千年糧倉古墓,糧倉儲備驚人,其中糧食保存千年不腐
趣闻历史
殷墟文物傳奇:慘死的士兵,獨臂的將軍和蒸鍋里的女戰俘
趣闻历史
寺廟一具高僧尸體,保存上千年未腐,專家用X光掃射得出驚人結論
趣闻历史
史上「最深情」的情侶,一吻就過去了2000年,如今已成世界級文物
趣闻历史
匈奴人到底對王昭君做了什麼?莫高窟的一副壁畫,讓人不忍直視
趣闻历史
河南發現朱元璋「真人畫像」,祖傳600年之久,專家:趕緊上交吧
趣闻历史
爺爺留給孫女一枚硬幣,孫女估價300萬,專家:少太多了
趣闻历史
陜西發現武則天孫子墓,考古隊感動落淚:史無前例的「陰間皇帝」
趣闻历史
重慶意外挖出清朝「碗墓」,出土2000多青花瓷碗,專家卻郁悶不已
趣闻历史
英國發現洪秀全親筆信,內容顛覆歷史,學者:我們冤枉楊秀清了
趣闻历史
山西出土一口金棺,為什麼12年后才打開?專家:里面的東西太重要
趣闻历史
千年木棺打開后,一條大白腿立刻露了出來,專家看后趕緊蓋棺
趣闻历史
商墓出土「人頭甗」,揭開古代烹人而食的真相?專家:這不是巧合
趣闻历史
蘇妲己之墓在河南被發掘,揭開歷史之謎,專家嘆息:千古奇冤
趣闻历史
千年古墓中出現「鯰魚」,考古隊員進入墓室,竟有意外的驚喜
趣闻历史
清官死后裹草席下葬,300多年后墳墓被打開,挖出10億珍寶​!
趣闻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