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節,俗稱七月半。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。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燈、祀亡魂、焚紙錠、祭祀土地等。
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、酬謝大地的節日,有若干農作物成熟,民間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報告秋成。
中元節也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。
中元節由來已久,古代詩人在這一天創作了不少的千古佳作,既體現了中元節傳統節日的精神,又表達了自己的哀思,紀念祖先之意,以詩寄情。
1、《中元日早起》
楊萬里〔宋代〕
欲借微涼問萬松,萬松自熱訴無風。
清晨秋暑已如許,那更斜陽與日中。
2、《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》
陳去病〔清代〕
舵樓高唱大江東,萬里蒼茫一覽空。
海上波濤回蕩極,眼前洲渚有無中。
云磨雨洗天如碧,日炙風翻水泛紅。
唯有胥濤若銀練,素車白馬戰秋風。
3、《醉和顏美中元夕絕句》
趙鼎〔宋代〕
年年人月喜團圓,好在詩邊又酒邊。
莫道玄風只漁釣,也隨世俗夜無眠。
4、《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》
納蘭性德〔清代〕
酒醒池塘耿不眠,賬紋漠漠隔輕煙。
溪風到竹初疑雨,秋月如弓漸滿弦。
殘夢遠經吹角戍,明河長亙添衣天。
哀蛩餞曉渾多事,也似嚴更古驛邊。
5、《中元詞》
劉繹〔清代〕
幽明兩界都翻覆,新鬼無家故鬼哭。
白骨沙場死不靈,餒而何止若敖族。
黃塵蕩蕩汨陰霾,薄暮悲風吹落木。
凄涼孤月懸中天,九泉難化光明燭。
年年此夕會盂蘭,今聞寇盜令如山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