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東坡曾寫過「人生如夢」,夢又如何不是人生呢?
詩人們都愛寫夢,東坡曾在夢里見過十年前亡故的妻子,仿佛回到了故鄉,看到「小軒窗,正梳妝」,忍不住淚灑千行。
白居易曾在夢里見過離開人世的元稹,夢見兩人攜手同游的年少時光,寫下了「君埋泉下泥銷骨,我寄人間雪滿頭」的斷腸之語。
老年困頓、體衰病弱的陸游,在臥床不起時,夢里依然是破碎的河山,是「夜闌臥聽風吹雨,鐵馬冰河入夢來」的悲涼。
當然,也有很多關于愛戀的夢,在詩詞中留下了輕盈又熱烈的痕跡。今天要分享的兩首關于夢境的詞,都是關于相思離恨的,一首溫柔悵惘,一首痛徹心扉。
清·龔自珍《浪淘沙·寫夢》
好夢最難留,吹過仙洲。尋思依樣到心頭。去也無蹤尋也慣,一桁紅樓。
中有話綢繆,燈火簾鉤。是仙是幻是溫柔。獨自凄涼還自遣,自制離愁。
這首詞寫于龔自珍的青年時期,20來歲初學填詞之時。
詞里寫的是一種朦朧的情愫,對象仿佛不在人間,而是一位只在夢中出現的仙子。
她從紅樓之中走出,風姿綽約、溫柔嫵媚,卻隱隱約約看不清模樣。燈火熒熒,簾鉤低垂,兩人細細密語,柔情繾綣,無限溫柔。
但「好夢最難留」,那如仙境又似夢幻的場景,眨眼間,它便消失了,被風吹過了大海,吹到了海上的仙山之上。
醒來時心里甜蜜又悵惘,只想再重新夢到她一次。果然天不負人愿,他又重新夢到了那個夢,把它「依樣」喚了回來。
可那又有什麼用呢?夢總歸是夢,重復再多次也不會變成現實,醒來只能獨自寂寞。
不過,有趣的是最后一句「自制離愁」。
夢醒后的凄涼還需要自己排遣,但這離愁別緒并不是真實存在的,而是「自制」。
這四個字點明了這場夢只是自己編織的美好幻境,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夢幻泡影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