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譽為「千古第一才女」的李清照,自號「易安居士」。
何謂「易安」?
陶淵明曰:「倚南窗以寄傲,審容膝之易安。」
倚靠在南窗之下,亦可寄托傲世之情懷;即便是居住在只能容得下雙膝的狹小房屋,也能閑適安寧地生活。
這兩句話也是李清照本人的志向所在。
她是超脫不俗的,無論經歷什麼樣的磨難,都無法消磨她內心的孤高與驕傲。
她也是渴望安寧的,不畏平淡不懼貧苦,只愿能在亂世之中得一方安穩之地。
然而,生活對她從不公平,美好的時光總是流逝得太快,官場上的風云詭譎、異族鐵蹄的虎視眈眈,一次次地使她的人生向下跌落。
今天,淺讀李清照寫在夏天的三首詩詞。
這三首作品,恰好見證了三個對她極為重要的人生階段。
《如夢令·常記溪亭日暮》
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
興盡晚回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
爭渡,爭渡,驚起一灘鷗鷺。
李清照的少女時代,總是充滿了歡笑與浪漫。
她的父親是蘇軾門生,精通經史;母親出身名門,知書能文。
出生于書香門第,往來于鴻儒之間,少女時代的李清照,「自少年便有詩名,才力華贍,逼近前輩」。
當時年少春衫薄,她是「倚門回首,卻把青梅嗅」的天真小娘子,是「試問卷簾人,卻道海棠依舊」的天真少女,是才名滿汴京的天才少女。
她從不是一個溫柔婉約的女子,她愛喝酒,愛賭博,敢愛敢恨,敢說敢做,一身傲骨里藏著自由不羈的風。
在這首《如夢令》里,就記載下了李清照少女時代的恣意快活。
她在溪邊的亭子游玩,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才想起要回家,卻因為喝得太醉忘記了歸途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