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性格最核心部分是什麼?這個問題只有朱元璋本人最有發言權。朱元璋在遺詔中這樣寫道:
「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,憂危積心,日勤不怠,務有益于民。奈起自寒微,無古人之博知,好善惡惡,不及遠矣。今得萬物自然之理,其奚哀念之有。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,天下歸心,宜登大位。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,以安吾民。喪祭儀物,毋用金玉。孝陵山川因其故,毋改作。天下臣民,哭臨三日,皆釋服,毋妨嫁娶。諸王臨國中,毋至京師。
大家看到了吧,「好善惡惡」,這四個字就是朱元璋的性格核心。朱元璋從元末黑暗社會最底層崛起,他愛恨分明,比如他對官員貪腐極其痛恨,官員只要貪污60兩銀子就會被殺頭。在朱元璋在位期間,除了處理了一個個驚天大案外,有一個家族受到了「特別照顧」,男的世代為奴,女的世代為娼。
這個家族就是明朝福建泉州的蒲氏家族。這個家族究竟犯了什麼滔天罪行,讓朱元璋如此痛恨?一切要從南宋末年說起,此時的蒲氏家族出現了一個比較有名的人物,蒲壽庚。
在蒲壽庚的經營下,蒲氏家族在泉州權勢滔天,「泉州太守蒲壽庚者,本西域人,以善賈往來海上,致產巨萬,家僮數千。南海蠻夷諸國莫不畏服。」蒲氏家族是蒸蒸日上,可南宋卻日薄西山。公元1276年,蒙古大軍大舉南下,南宋宋恭帝投降。
這時,以陸秀夫、張世杰、文天祥等為首的抵抗派大臣擁立宋恭帝的弟弟為帝,是為宋端宗。大家一路南下顛沛流離,希望能重整河山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