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,「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,一是太陽,二是人心。」
人性是人心的表達,所以幽微難辨,善惡共存,難以琢磨。
所以《禮記·中庸》中寫道,「君子慎獨,不欺暗室」,能夠在無人看到的角落里,也能堅守自我,不做違反道德的人,可以稱為君子。
然而,世上君子總是少數的,普通人難免耽于愛恨貪癡懼。
你曾在詩詞中看到過哪些真實又殘酷的人性呢?
唐·張謂《題長安壁主人》
世人結交須黃金,黃金不多交不深。
縱令然諾暫相許,終是悠悠行路心。
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
無論社會如何變遷,文明如何進步,人類逐利的本性是亙古不變的。
圣人以理想相交、以誠信相交,君子以情相交、以義相交,而更多的人,卻是以利相交。
你能看到他們口頭上的許諾答應,卻看不到他們的心,如同陌路之人般冷漠無情。
「然諾」是信義的標志,「黃金」卻是欲望的化身,在道德和欲望之間的溝壑永難填平。
這種欲望出自于人的本性,如同無法根治的頑疾,長久地存在人們的心中。
唐·杜甫《貧交行》
翻手作云覆手雨,紛紛輕薄何須數。
君不見管鮑貧時交,此道今人棄如土。
宋·王安石《老人行》
老人低心逐年少,年少還為老人調。
兩家挾詐自相欺,四海傷真誰復誚。
翻手作云覆手雨,當面輸心背面笑。
古來人事已如此,今日何須論久要。
貧賤方能見真交,而富貴時交游的則未必可靠,往往在翻手覆手之間,忽云忽雨、反復無常。
輕佻浮薄之輩不計其數,有些人當面顯得十分親熱,背后卻在譏誚對方年紀老大、一事無成。
世人反復無常,慣于玩弄陰謀,春秋時管仲、鮑叔牙那種貧富不移的深厚交情,已經被人被視如糞土了。
朝堂上勾心斗角、人世間爾虞我詐,是尋常能見到的事情,然而真正的友情呢?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