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「少不看水滸,老不看三國」,除去擔心心智不夠成熟時,受到《水滸傳》中關于「義氣」的影響外,更怕的就是少年學會了宋江的虛偽。
好在整部《水滸傳》中,終究還是有人識破宋江的面目,并及時抽身而退。時至最后,此人更是成了《水滸傳》里結局最好的人,他便是公孫勝。
公孫勝第一次出場,出自「吳學究說三阮撞籌,公孫勝應七星聚義」。機緣巧合的情況下,公孫勝與晁蓋、吳用一行人決心打劫生辰綱。
雖說事情進行得十分順利,可白日鼠白勝卻在賭錢時,將生辰綱的財物泄露出去。
好在彼時宋江剛好參與到對晁蓋一行人的抓捕行動中,并及時暗中報信晁蓋,這才讓一行人逃過一劫。
對此,眾人對宋江的情義都十分感謝。可公孫勝此時卻多留了一個心眼,官員跑來統治江湖劫匪,真是只用義氣兩個字就能形容的嗎?
這不怪公孫勝多心,主要是宋江直接抓捕晁蓋、吳用等人所獲得的利益,難道不比他放掉晁蓋等人多得多?不過此時公孫勝與宋江不熟,雖然對宋江的行為有所懷疑,但也不至于直接和對方撕破臉皮。
尤其是宋江無論出于什麼目的,至少明面上是在幫助自己。于是公孫勝受義氣影響,默默跟隨晁蓋一同奔上梁山,并在后續發展進程中,旁觀林沖火并王倫,輔助晁蓋做大做強。
故事發展到這里,本應該是幾人就此安安穩穩地生活下去。奈何宋江的再次出現,卻讓原有的一切都發生了改變。
而宋江上了梁山以后的所作所為,更是讓公孫勝堅定了要盡早脫身離開的想法。
首先,是宋江、晁蓋兩人權力的斗爭,對于公孫勝來說,心里對晁蓋的支持顯然要更多一些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