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一生都在寫詩,卻沒有留下幾首。
有些人一生都不曾寫詩,卻在別人的詩詞中名留千古。
你知道有這樣的人有誰嗎?
唐·王維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在唐代,渭城在長安的西北,安西指的是安西都護府,主要是新疆、吉爾吉斯斯坦等西域一帶。
作為一首經典送別詩,它適用于大多數離別場合,因此被納入唐代樂府,成為了廣為流傳的歌曲,稱為「陽關三疊」。
詩中的「元二」是誰呢?
他在史料中記載幾乎沒有,但除了王維這首詩外,他的名字還曾出現在杜甫的《送元二適江左》:
亂后今相見,秋深復遠行。
風塵為客日,江海送君情。
晉室丹陽尹,公孫白帝城。
經過自愛惜,取次莫論兵。
他姓元名常,因家中排行第二,故稱元二。結合兩首詩來看,他是一位武將。
出使安西,大機率是在安史之亂之前,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被抽調到內地平亂,致使守護空虛,被吐蕃占領。
而「亂后」到江左一帶,幾乎可以推測他在安史之亂后,被派兵駐扎到長江以東。
當時唐玄宗李隆基逃往成都,太子李亨在靈武(今甘肅)自行登基,稱唐肅宗,奉李隆基為太上皇。
而永王李璘正遵照父皇的的命令東下金陵,半途接到新皇返回成都的命令,他卻不肯撤兵。于是唐肅宗以「反叛朝廷、圖謀割據」的罪名派軍攻打李璘,李璘大敗,朝廷重新掌控了江東地域。
唐·高適《別董大》
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吹雁雪紛紛。
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。
作為經典送別詩,這首詩深摯悲壯,感人至深。
前兩句以敘景營造蒼茫悲戚的氣氛,日暮黃昏,大雪紛飛,北風斷雁,令人心生郁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