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雨纏綿,秋雨凄清,冬雨蕭瑟,而夏天的雨,如同一個脾氣暴烈的漢子,挾風帶雷、勢不可擋,狂卷而來又倏忽而去。
沒有人不喜歡夏天的雨,雖然它們迅疾狂暴,令人猝不及防,卻能洗凈炎炎烈日、灼灼熱光,給人帶來清涼愜意的雨后欣喜。
一起走進詩詞里的夏雨,去感受那份夏日獨有的明快與清新。
施肩吾《夏雨后題青荷蘭若》
僧舍清涼竹樹新,初經一雨洗諸塵。
微風忽起吹蓮葉,青玉盤中瀉水銀。
夏日雨后,僧人的住所之中清凈又涼爽,
雨水洗過的竹林顏色青翠如新,空氣也愈發清新怡人,仿佛所有的塵埃都被洗卻。
忽然吹過一縷清風,卷起池塘中的荷葉,那蓄積在荷葉中央的水珠如水銀般傾瀉到池水里。
「蘭若」,即阿蘭若,佛教名詞,其中若字念rě,原意是森林,引申為「寂靜處」、「空閑處」、「遠離處」,後來泛指一般的佛寺。
在這個夏日,詩人在一個寂靜的佛寺中躲雨,也享受到了難得的愜意。
僧舍是清涼的,竹林是清涼的,滾動著水珠的荷葉是清涼的,雨水洗滌過的空氣也是清涼的。
夏日的炎炎熱氣,仿佛被這一場雨沖刷干凈,雨后的世界是如此的清新舒爽,而詩外那一朵亭亭玉立的青荷,更是給這個絕美的場景增添了幾分搖曳多情的寫意之美。ADVERTISEMENT
崔道融《溪上遇雨二首》
回塘雨腳如繅絲,野禽不起沈魚飛。
耕蓑釣笠取未暇,秋田有望從淋漓。
坐看黑云銜猛雨,噴灑前山此獨晴。
忽驚云雨在頭上,卻是山前晚照明。
環曲的池塘水面上,雨水像細絲密織,野禽因為雨勢太大無法起飛,魚兒卻驚得在水面飛躍起來。
耕種的人和垂釣者都來不及取蓑衣和斗笠,秋季的田地都多麼期待這麼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啊。
我坐看遠處天空中濃密的烏云,仿佛含著雨水迅猛地噴灑在山巒上,而這里卻依然陽光燦爛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