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3年,這一年的香港電影年產量接近300部,其中有十分之一都是武俠電影,《殺人者唐斬》《一刀傾城》《英雄豪杰之蘇乞兒》等不乏都是一些大投資之作。
然而這些電影無一例外都是票房失利,正是從這一年開始香港電影走向了沒落,到1996年呈現了斷崖式的落差。
在這之前,香港電影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特征,培養了一大批演技精湛的戲骨藝人,他們有的一生都沒有演過主角,成為港片中不可或缺的「黃金配角」,隨著香港電影走向低迷之后,大部分這樣的藝人隨波逐流退出了港圈。
如今幾十年過去了,關于他們的消息越來越少,當再次聽到他們消息時,卻已經是去世的消息。
余子明
港圈中的老戲骨,綽號「大眼雞」,在TVB效力超過四十年,觀眾們認識他的角色基本都是他老年時的銀幕形象,從藝幾十年的演員生涯中留下了很多個性鮮活的人物角色。
《尋秦記》中懂得星象,學識淵博,琴清的老師鄒衍。
《封神榜》中仙風道骨,運籌帷幄的姜子牙。
《鹿鼎記》中搞笑呆萌,像個孩子一樣,演的是韋小寶的老師侄澄觀大師。
還有很多,《唐沁風暴》《法證先鋒》《潛行狙擊》《金枝欲孽》等等,演員的高光時期,一年要在十幾部影視作品中露臉,一天只睡一兩個小時的情況時有發生。
2022年1月份時,余子明因中風入院,經過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