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春暖花開之際,
一切美好都會如約而至。
歲序之始,萬象更新。
春節,自古以來便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。
無數文人墨客在這一天提筆作詩,將團圓的喜樂、歸鄉的喜悅揉進詩作之中。
今天且隨晚君一起,流連在這詩詞間,共同品味詩中的美景良辰,感受古人筆下的煙火人間。
1
《元日》
宋·王安石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
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每逢春節燃放爆竹,這種習俗古已有之,一直延續至今。
但在古代,每年正月初一,全家老小還要齊聚喝屠蘇酒。ADVERTISEMENT
喝完之后,還要用紅布把酒的渣滓包起來,掛在門框上,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。
千年之后,雖然我們已經不再釀造屠蘇酒,但對于平安、健康的渴望卻絲毫未變。
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里,很多人都受到病毒的襲擊,在家痛苦了好幾天。
有的人被感染后,高燒不斷,囈語綿綿;也有人四肢酸痛,夜不能寐。
但好在,一切都在慢慢好轉,往日美好的生活又在眼前。
經歷了一次病痛的折磨,我們才知道,身體健康、無病無災,是件多麼珍貴的事情。
新的一年,保養好身體,增強抵抗力。
有一副健康的體魄,才能抵抗歲月辛苦,熬過千難萬難。
2
《丁卯元日》
清·錢謙益
一樽歲酒拜庭除,稚子牽衣慰屏居。
奉母猶欣餐有肉,占年更喜夢維魚。
鉤簾欲迓新巢燕,滌硯還疏舊著書。
旋了比鄰雞黍局,并無塵事到吾廬。
人,為什麼要回家過年呢?
我想,大概就是為了團圓二字吧。
一年中,我們有大半的時間在外漂泊,為了那碎銀幾兩,為了那三餐有湯。
但只要年關將至,再忙也會匆匆趕赴歸鄉的途中。
不為別的,只為了家人閑坐,燈火可親。
正如此年的詩人,被兒子牽著衣角,開心地嬉鬧。
走進屋內侍奉母親,欣慰地發現家中有魚也有肉。
于是他感嘆道:「如此美好的光景,塵世所有的煩惱都遠離了我啊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