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975年的初冬,是北宋開寶八年,也是南唐建國的第38年。
金陵已經被北宋大軍圍困了十個月,城中米糧匱乏,死者不可勝數,使臣徐鉉再一次站到了宋太祖趙匡胤的面前。
上一次,他極力夸贊后主李煜的才華與德行,還當面誦讀了李煜的詩歌,卻被趙匡胤譏刺為「寒士語」。
這一次,他表達了南唐的恭順,懇求能放過南唐國一馬,暫時保全「一邦之命」。趙匡胤卻向他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:
臥榻之側,豈容他人鼾睡!
在大宋開國之初,趙匡胤奪走后周柴家的山河后,「識時務」的李煜便主動派人到東京,請求自削尊號,改稱「江南國主」,并卑微地讓趙匡胤直稱其姓名。
後來,在大宋陸續收割其他割據勢力時,南唐一直站在大宋的背后搖旗吶喊。但屈尊事宋并沒有帶來多少年的和平,南唐終究難免一亡。
在江南濕冷蕭條的十二月,金陵失守,李煜肉袒出降,南唐滅亡。
被帶往東京后,李煜用一闋《破陣子》,記錄了當時的困窘狼狽:
四十年來家國,三千里地山河。鳳閣龍樓連霄漢,玉樹瓊枝作煙蘿,幾曾識干戈?
一旦歸為臣虜,沈腰潘鬢消磨。最是倉皇辭廟日,教坊猶奏別離歌,垂淚對宮娥。
南唐開國三十八年,版圖共有三十五州,方圓三千里,一度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國家。
歷經一帝二主,建立了高大雄偉的宮殿,危樓高閣,棲鳳盤龍;種下了珍貴茂盛的草木,鮮花遍地,藤蘿纏蔓。
據宋人筆記記載,南唐宮中以銷金紅羅罩壁,以綠鈿刷隔眼,糊以紅羅,外種梅花;梁棟、窗壁、柱栱、階砌等都作隔筩,密插雜花,可見其豪奢。
江南溫軟的雨絲風片,綺麗的煙波畫船,相伴著騷人詞客、粉黛嬌娥,哪里曾見過戰爭的鐵血與慘烈呢?
而一朝降而被俘,忍辱含垢、茍且偷生,怎不令本就多愁善感的國君身心俱敝呢?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