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內卷?即在面對過度的競爭時,人們自愿或非自愿地選擇了互相傾軋或內耗的狀態。
何謂躺平?大意是不再努力進取,放棄掙扎抵抗,選擇低消費、低壓力、低期望的生活模式。
對于古代的官員來說,或許存在「卷」的情況,但對于詩人來說,卻更容易選擇「躺」,天天將安貧樂道、退隱山林掛在嘴邊。
比如「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」的老子,比如「晚年唯好靜,萬事不關心」的王維;比如「我今身世兩悠悠,去無所逐來無戀」的蘇軾,比如隱居山中「
然而,卻有那麼一些詩人,在內卷與躺平之間,選擇了「擺爛」。
《詩經·陳風·衡門》
衡門之下,可以棲遲。泌之洋洋,可以樂饑。
豈其食魚,必河之魴?豈其娶妻,必齊之姜?
豈其食魚,必河之鯉?豈其娶妻,必宋之子?
* 衡,通橫,即用橫木當作門框,形容屋舍簡陋。
這首詩開篇就說:一根橫木做門框,也能安居樂業,逍遙自在。
今人喜歡開玩笑說用西北風充饑,而詩人也差不多,以碧波蕩漾的泌水為食。
如果有人說他不思進取,他還會言之鑿鑿地反駁:
難道吃魚就非得吃肥美的魴魚或鮮嫩的鯉魚?難道娶妻就非得娶齊國的貴女或宋國的嬌娘?
破屋可居,河水充饑,甘貧樂道,無欲無求,簡直是古代擺爛的先行者。
唐·羅隱《自遣》
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。
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來明日愁。
有機會高歌的時候就放聲高歌,沒有機會就隨他去吧!
人生那麼多的愁與恨,拋之腦后全然不理,才能樂悠悠。
今天有酒就痛快暢飲喝他個酩酊大醉,明日的憂慮就等明天再煩愁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